信号一:皮肤异常
肝脏代谢异常会导致胆红素升高,引发皮肤、巩膜黄染(黄疸)。同时,毒素堆积可能刺激皮肤,出现持续瘙痒、蜘蛛痣(皮肤小动脉扩张)或肝掌(手掌红斑)。
信号二:消化系统紊乱
肝脏分泌胆汁参与消化,肝毒多的人常出现食欲减退、恶心、腹胀、腹泻等消化问题。若长期存在,可能伴随脂肪代谢异常,导致体重异常波动。
信号三:疲劳乏力
肝脏功能下降会影响能量代谢,导致细胞缺氧、乳酸堆积,引发持续性疲劳,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。

信号四:尿液与粪便异常
胆红素升高会使尿液呈深茶色,而胆汁分泌减少则可能导致粪便颜色变浅,甚至出现陶土色粪便。
信号五:肝区隐痛
右上腹(肝区)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、胀痛,可能是肝脏肿大或炎症刺激包膜所致。
结语
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,早期症状易被忽视。若出现上述2个以上信号,建议及时进行肝功能、B超等检查,避免肝病进展。日常应减少熬夜、酗酒、高脂饮食等伤肝行为,保持规律作息,适度运动,助力肝脏排毒。